舆情分析报告主要分为两种类别:常规舆情报告和非常规舆情报告,这两种报告类型有什么区别呢?


一、舆情分析报告分类

基本类型常见的舆情分析报告包括常规报告和非常规报告。

1、常规舆情报告

一般来说,常规舆情报告是按日、周、月、季、半年、年等时间段出具的周期性报告。

整体内容结构无太大差异,最大的差异是由于时间周期的长短而对报告时效和分析深度有不同的要求。

值得补充的是,由于舆情态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常规舆情报告可在通常的结构之外设计一些拓展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参考作用。

2、非常规舆情报告

非常规舆情报告即为非周期性舆情报告,作为因临时出现或满足特定需求的舆情并出于某种原因而撰写的报告,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多用于紧急时刻的非常规舆情报告,主要内容为舆情梳理、意见倾向分析、趋势研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舆情管理建议,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开展危机应对;

针对正面舆情进行分析的宣传效果评估报告,主要为观察政府、企业如何开展宣传工作以及相关的舆论反馈情况,并通过数据、图表、文字等展示相应的传播路径和渠道、特点及亮点等,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增强和改进的建议;

具有专题研究属性的报告,则系对某一对象、某一领域进行纵深交错式分析和研究,内容包括厘清舆情成因、发展过程、趋势及影响等,具有更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非常规舆情报告的结构样式受舆情分析对象自身特点、素材支持程度和写作时间安排等因素影响,具备灵活多变的特点。

二、舆情报告组成要素

舆情报告的要素包括舆情综述、传播情况、舆论观点、舆情点评、宣传效果评估、舆情建议等。

1、舆情综述

所谓舆情综述,指对报告主题及其正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即用最短的篇幅提炼出最核心的看点。其一般要求做到凝练精华,做出与后文相比更能高度概括报告中心的评述,进而起到提纲挈领,成为报告内容的“入门指南”的作用,而完全引用每一部分的原文或长篇大论、简单复制后文的概述则不可取。

2、传播情况

该部分内容为目标事件的舆情在各传播渠道上的分布状况、演绎路径、传播节点、事件热度等。在传播情况这个环节,舆情报告既要厘清舆情传播路径,又要通过图表、数据等形式对舆情烈度进行直观呈现,便于有关方面感知目标舆情事件的热度值和情感值。

3、舆论观点

舆论观点主要是对媒体、专家、网民等多个群体就某一舆情事件或舆情话题所持态度、意见,进行聚类分析和归纳总结。这部分是报告最核心的主体,条理清晰、舆情逻辑鲜明、观点总结准确、信息来源真实,都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门户网站因没有新闻采访权,因此开设的一些栏目报道或评论,原则上不能视为媒体观点。

4、舆情点评及建议(或宣传效果评估及建议)

这部分可以说是一份舆情报告最闪亮的“黄金点”,具体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舆情点评或宣传效果评估,二是风险研判及改进建议。舆情点评、宣传效果评估在思路上有所不同:舆情点评偏向为舆情危机全方位“诊疗”后,从时效性角度对舆情应对的利弊进行剖析;宣传效果评估则倾向于对正面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对融媒体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

三、舆情报告撰写辅助工具

身为舆情工作者,无论是常规还是非常规报告,其耗费的精力都是不少的。因为除了需长期稳定进行信息监测搜集外,还需对这些舆情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单靠人工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这里建议大家去体验下舆情监测系统,这是目前比较广泛应用于政务和企业单位的SAAS软件,代表乙方就有专注政务的蚁坊软件、专注企业的识微科技、智慧星光、清博舆情等等。

点赞(1)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