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舆情是指舆情发生之后因为信息滞后或者处理不当,或者其他外部因素影响,给舆情事件带来的新的、更复杂的、更严重的舆情危机和负面影响。次生舆情的发生是会给企业或者政府单位甚至社会带来危害的,只有提前预测次生舆情的来源才能提前做出措施避免次生舆情的放生。下面我们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危害?次生舆情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一、次生舆情有什么危害

次生舆情的危害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以偏概全,比如将具体事件上升为社会现象,把偶发个案当成必然性规律;

二是偏听偏信,伴随舆情所产生的谣言和不实信息,使得次生舆情呈现出多样性、随机性、情绪性、伤害性的特点。

二、次生舆情来源渠道有哪些

1、网民爆料:

包括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发声,提供现场图片或视频,或者是以求证等方式出现的不实信息。

2、媒体抢点:

传统媒体为抢占话题新闻点,有可能将未经证实的网上信息做为素材来源,进行首轮报道,这种信息源头的不准确性,很可能带来事件反转的效果。

3、官方不及时回应:

当热点事件中没有官方权威的声音时,公众的焦虑情绪就会升温,当问题越积越多,公众对于官方的质疑声音也就越大。

4、官方错误回应:

简单的切割推责,或是没有针对公众的关注点进行有效引导,甚至出现官方公布内容中存在差错或者矛盾点时,都会让官方公信力受损。

5、事件本身持续发酵:

事件没有及时得到缓解和处理,出现新的情形或是矛盾升级,尤其是当事人一方对于官方处理不满,通过网络屡屡维权,都会让引导工作处于被动的境地。

6、后续跟进解读不力:

官方首轮通报后,没有及时跟进跟评互动答疑等措施,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新疑问没有解答,媒体持续关注,让舆情保持热度。

7、事件产生关联影响:

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其他地方又发生类似的情况,公众会把两个本不相关的事件进行比较比照,对于处理中的差异进行放大,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同评价。

8、谣言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当不实信息出现,官方除了应当迅速进行澄清说明外,一定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依法进行处理,才能尽快降低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对谣言仅辟谣不处理,低估了谣言的危害性,那将会对舆情整体处置带来较大影响。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