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系统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采集、分析、整理、研判等等,然后通报撰写上呈给领导处理。网络舆情通报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主体网络舆情通报写作手法不同。那么,如何写好网络舆情通报呢?网络舆情通报撰写的要点又有哪些呢?

一、敢于回应掌握主动权
事件调查的责任主体要负起舆情引导的主体责任,这个责任能否担当到位就要看主管领导的认识和担当。大方向正确,自然可以顺利推进,如果从开始就想遮遮掩掩,避实就虚,那肯定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1、首先必须先启动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2、其次不要回避错误,确有工作不当或瑕疵之处,越勇敢承认,正面回应,越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接受。
3、再次就是对客观看待舆情的压力,既要充分重视,理解舆情无小事,又要始终保持定力,不被公众情绪化的表达所左右,影响到处理的结果。
二、查清事实通报方可下笔
实情决定舆情,事是核心是基础,事查得清摆得明,通报才知道从何处下笔。
1、舆情中事件处理中的难点,就是网络舆情的焦点;
2、工作衔接中的空白点,就是公众眼中的热点;
3、责任主体自身的缺点,就是媒体放大的槽点;
4、前期调查取证时的盲点,就是后续产生舆情的燃点;
5、事件引发社会问题的映射点,就是公众心理的痛点;
6、一起案事件对于公众情绪的刺激点,就是舆情带来负面伤害的冲击点。
三、多审多校确保准确无误
对外通报是要禁得起媒体和公众拿着放大镜挑错的,文字错误,甚至是格式错误都是不妥的。通报必须要落实多审多校制,而且一定要做到打印文本方式、电脑方式和手机显示的三种校对复核,确保呈现给公众时是更好的阅读效果。
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称谓、地点、时间的表达是否规范、准确、统一;
二是语句是否通畅;
三是专业词汇是否公众能够理解认知,是否需要替换或加以说明;
四是标点符号和段落安排是否规范;
五是如果制图,要确保手机能够放大并清晰阅读;
六是简介、导语等是不是完整;
七是链接能否打开;
八是附加的视频、图片等有无版权信息,有无附近其他无关的内容等。
最后,通报的审核除了层级审核外,应该要找对于事件本身没有过多了解的同事,完全从网民的角度来阅读,以确保普通网民能够顺畅理解。
四、及时让公众了解事件是目的
通报写得再详细再完整,不能够及时让公众了解到也是无用功。因此通报的层级、平台和载体同样重要。
当事主体应充分借助官方、KOL媒体账号的作用,让这些账号可以帮助完成重要的二次转发推动。对应传播的效果,如果是特别热的事件可以不必考虑发布的时间,即使是半夜发布也一样会上头条。但通常对于能够计划安排的,还是建议通报在常规工作时间为宜。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